Corporate News
2021-08-10
8月10日我国进入末伏,大部分地区高温“熄火”,在南方,受雨水增多增强影响,高温范围将迅速收敛,暑热有所缓解,尤其是在降雨频繁的长江流域,像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气温“不走寻常路”,原本在此时应有高温“出没”,但今年末伏期间最高气温都将陆续降至30℃上下,且夜间最低气温也逐渐下滑,率先“熄火”,退出高温行列。而四川、重庆等地由于持续降雨,气温也较为低迷,开启“应‘伏’自如、悠哉吃瓜”的模式。
“立秋”后凉爽的天气还没那么快到来,末伏具有炎夏湿热的特点,又带有秋天的温燥,常表现为湿热、阴虚、火旺。由于之前的三伏天对身体消耗很大,所以末伏要特别注意养生和恢复身体。
1.切莫贪凉损阳气
末伏时天气的一大特点是,白天高温闷热,但早晚明显变凉,昼夜温差大。所以末伏时节,取凉须有节制,以免伤及身体阳气。末伏里吹空调要把握好“度”,切忌猛吹空调、过度吃冷饮,不宜直吹空调,也不要频繁地进出空调房。特别是早晚气温下降时,避免着凉感冒。
2.补水养肺多喝乳制品
末伏,天气依然炎热高温,这个时候食欲不振,心情烦躁,家里多囤点奶粉,每天早上冲泡一杯,奶粉营养丰富,好吸收。由于秋燥易伤肺,除了喝水外,建议喝些滋阴养润的汤水防燥又养肺,如用康内高端集成灶做冬瓜薏米煲老鸭、银耳百合粳米粥。
3.养好脾胃贴秋膘
初秋暑热未退,湿气当令,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,处于较为脆弱时期,尤其是老人和小孩,容易脾胃失调、消化不良等,甚至发生秋季腹泻。末伏天健好脾胃,可以改善胃口不佳情况,而且有利于“贴秋膘”。
末伏这段时间气温变化大,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很容易感冒。大家还是要做好防范工作,不要贪凉,多吃一些养生滋补的食物。